18524435287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是京郊的一所百年老校,今年已有116年的历史,自学校创建到现在一直秉承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治学宗旨,追求醇厚深远的治学风格,涵养博大精雅的校园文化。百年来,寻教育之本,育有德之人,并于上世纪90年代构建了“做主人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深化与拓展。
进入21世纪,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回归,学校在继承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做主人”教育的重要性,因而提出了“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培养传承优秀中华优秀文化小主人”的国学教育思路,标志了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逆境前行,积极探索文化复兴路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二,超英赶美的梦想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要实现了。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道德水平的瓦解,西方思想的入侵,致使中国社会上丑恶现象不断攀升,传统文化一扫而空,有识之士扼腕叹息,中国到底要怎样发展,才是亿万中国人民真正想要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小学提出了“做主人教育”这一时代命题。把“爱家乡,爱祖国”当成突破口,用自己的教育行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复兴开拓道路。
1. 爱家乡教育起步,筑根家国情怀。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做主人教育”,“做主人教育”在德育中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先后进行了“知我张湾,爱我家乡,从小学本领,长大做主人”,“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做社会主义小主人”,“忆国史,明国情,看世界,做主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做科技小主人”,“知民族历史,懂民族风俗,讲民族美德,做民族大家庭小主人”等主题教育。形成了做家乡小主人,做社会主义小主人,做时代小主人,做科技小主人,做民族团结小主人,做建设型小主人,做爱生活小主人的系列教育。
学校坚持开展读一本家乡的书;访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参观一处家乡古迹;学会一种劳动技术;调查一个家庭的变化;写一篇收获体会的“六个一”德育活动。
在“爱家乡,爱祖国”系列教育活动引向下,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毕业生坚定了中国心,立下了爱国志,大学毕业后几乎都回到家乡,参与家乡的现代化建设。
2. 十德育人入手,奠基中华底蕴。
1990年开始,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跟随小教科一起与东方道德研究所合作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开展爱家乡,中国节,贴春联,孝亲敬老等一系列活动。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开展系列活动,从德育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认为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要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活动。但是活动一定要做到主题性、系列化。
节日文化教育。每个特定的传统节日,学校都要开展相应的活动,比如:正月十五,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做花灯、赏花灯、写花灯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五月初五组织学生开展以“粽子”文化为主题的体验活动。
亲子共读活动。十德树人我们坚持了十年,每年一个主题德目,每个主题下学校都要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把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学生,推展的家庭,扩展的社区,让传统文化中华常开不败。很多学生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这会风气得以改善,这是我们乐见的成果。
美德故事会、美德戏剧节、民间花卉展演、民族技艺传习等等,多彩的活动传播中华文化,多样的经历体验传统文化,使得我们的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知之深爱之切。
二、乘势而上,落实纲要传统文化进校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些为我们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2010年,北京市通州区成为“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试验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成为其一批实验校。学校借此东风,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进行了进一步探索。
1. 培育队伍,文化传承有保障。
张家湾镇中心小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培养国学教师。每年学校都派教师到全国各地学习。江西上饶、河北宁晋、宁夏、辽宁、山东等等都有我们教师学习的足迹。教师培训回来我们都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和理论传授给我们的全体组员。让教师的国学教育理念一直保持前沿位置。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落地生根。
学校赵元安主任,是国学项目的负责人。他不仅本人认真学习国学知识,同时开办讲座、微课,不仅给本校国学教师以切实的指导,还对全区声律组教师进行帮助指导。他的系列讲座《诗词声律杂谈》,不仅在区内很有影响,而且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
同时,学校在全区第一个成立国学名师工作室刘秀东工作室,张振峰书法工作室。围绕名师工作室开展各种活动,目前刘秀东老师已经成长为区级教研员,在全国小有名气。继任国学名师工作室及国学教研组组长的张玉海老师也是对国学有着深深的热爱,为全国多个地区送课送讲座。目前兼任通州区初中国学教研组组长,是通州区国学课堂教学的领军人物。张振峰老师目前已经是中国书协会员,国字号书法家。在他的带动下学校的书法教师茁壮成长,多位教师成为市区级书协会员。学校开展全区性的漕运古镇杯书法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多届,为全区的书法教育做出巨大贡献。
2. 课程先行,传承文化有阵地。
首先,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探索“传统文化”与国家课程的有机结合。
学校的学科体系中每一学科都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元素。充分挖掘各学科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以课堂为主渠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校特色办学的要求,也是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学校要求教师按照学科教学要求,研究“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有效渗透优秀文化教育。
其次,开设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引导和激励学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从党中央、教育部、到市区各级教育部门,颁发大量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文件。抓住这一契机,学校开设了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学校将课程纳入课表进行全方位教学管理,设专任教师进行教学。各年级每周一课时分别为《围棋》、《汉字》、《唐诗》、《声律启蒙》、《宋词》和《论语》。
好评 ![]() |
|
0% | 0 |
中评 ![]() |
|
0% | 0 |
差评 ![]() |
|
0% | 0 |
大健康科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益能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安哥大健康集团 | 中华仙草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万寿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